经理人可以自己聘用员工、自主经营,承包人可以根据上年的销量和中石油签订销量提升合同,超量利润则是自己的,这样可充分调动其经营积极性,也有利于中石油降低管理和人工成本。
以往油田购买油套管和配件都得从内地进货,周期长不说,售后也不方便。塔城台记者任达志:我这里是乌苏鑫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仓储区,那么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该公司在今年又新建了14个原料储备罐。
其中,乌鲁木齐周边以中石油百万吨芳烃项目为支撑向下延伸芳烃产业链塔城台记者任达志:我这里是乌苏鑫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仓储区,那么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该公司在今年又新建了14个原料储备罐。可全面辐射全疆石油重镇,提速经济发展。其中,乌鲁木齐周边以中石油百万吨芳烃项目为支撑向下延伸芳烃产业链。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供应与储备基地,新疆加快布局石油石化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将资源优势最大化。
如今,当地企业也能生产加工这些材料,大大降低了油田成本。天山以南的库尔勒、库车一线则充分利用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重点发展天然气下游加工。随着这一幕的逐渐展开,美国预期将在2020年前一举超越沙特阿拉伯,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这一地位有望延续至2020年代中期美国石油产量将在那时再次开始下降。
与之类似,2010年,美国进口的石油约占其总需求的60%,至2035年,这一比率将下降至30%左右。它们将更多地依赖于外国的油气资源,美国则不会,如果国际能源署的预测和能源效率遵循计划发展的话。范德胡芬表示,各国节省的能源可以达到2010年全球需求总量的近五分之一,能源利用效率与供应同等重要。美国的能源复兴正在重塑全球能源格局,进而对能源市场和能源贸易产生深远的影响。
以下这一幕正在我们眼前发生。从现在到2035年,美国将逐渐成为一个油气出口国,而不再是一个油气进口国。
事实上,加拿大、墨西哥和委内瑞拉已经是美国重要的石油供应国。没错,石油峰值论恐怕要到此为止了。但根据国际能源署当前的模型,到2035年,美国很可能将成为一个天然气出口国。比如,在2010年,天然气储量丰沛的美国所进口的天然气约占其总需求的20%。
此外,从如此遥远的地方进口石油或将花费不菲的代价。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多个区域发现储量丰富的页岩气和非常规石油财富,比如位于北达科他州和蒙大拿州的巴肯页岩区(Bakken)。这并不是说中东那些石油王国正在坠落近期,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和国际能源署(IEA)三大机构纷纷下调全球石油中长期需求。
在刚刚发表的2012年度全球石油展望报告中,OPEC预测,全球石油中期需求量将比其在2011年的预测减少100万桶,达到每日9290万桶。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称,要力争十二五期间实现页岩油的产业化突破。
根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评价结果显示,我国油页岩折合页岩油资源量为476亿吨,可回收资源量120亿吨。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司长彭齐鸣预计,如果页岩油开发技术和油页岩炼油技术获得重大突破,我国东北地区石油产量还将在5000万吨水平上稳产更长时间。
作为油气资源富集的我国东北地区,页岩油资源量同样丰富。全球石油中长期需求下调,主要是受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增速缓慢、欧债危机和高油价的持续影响。近期,美国原油产量超乎预期的强劲增长,得益于页岩油成功开发。虽然全球页岩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北美等少数地区,但并不影响其他国家对页岩油的兴趣。EIA认为,2035年,美国页岩油产量将在现有基础上翻番,有希望在未来几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此前,EIA和IEA也发表报告,降低全球石油中长期需求。
俄罗斯和日本等国相继开始尝试开采页岩油,日本在今年10月首次在国内成功开采页岩油。尽管页岩油市场未来将会受到环境、设备和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困扰,但丰富的页岩油预测供应量使美国页岩油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供给方面,页岩油对全球石油资源供应格局的影响开始显现。而比开采技术更为重要的是资源量的分布情况。
我国页岩油产业前景值得期待。IEA预计,全球日均原油需求2013年为9050万桶,比此前预期减少93万桶。
业内专家指出,由于美国在油页岩开采方面的成效,原油进口需求量持续受到遏制,近期原油日平均进口量仅为810万桶,低于2006年时1080万桶的峰值。OPEC在2012年度全球石油展望报告中,首次承认新技术在页岩油提炼中的应用可能对全球石油供应产生重大影响。石油蕴藏在地下深层油页岩中,需要较高的开采技术,开采成本也较高。目前,页岩油在我国也受到重视。
OPEC预计,到2020年页岩油全球供应量达到每日200万桶,相当于非洲最大的石油出口国尼日利亚目前的石油产量。同时,全球原油市场供需不平衡导致国际油价下挫
虽然全球页岩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北美等少数地区,但并不影响其他国家对页岩油的兴趣。我国页岩油产业前景值得期待。
IEA预计,全球日均原油需求2013年为9050万桶,比此前预期减少93万桶。OPEC在2012年度全球石油展望报告中,首次承认新技术在页岩油提炼中的应用可能对全球石油供应产生重大影响。
供给方面,页岩油对全球石油资源供应格局的影响开始显现。在刚刚发表的2012年度全球石油展望报告中,OPEC预测,全球石油中期需求量将比其在2011年的预测减少100万桶,达到每日9290万桶。作为油气资源富集的我国东北地区,页岩油资源量同样丰富。近期,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和国际能源署(IEA)三大机构纷纷下调全球石油中长期需求。
俄罗斯和日本等国相继开始尝试开采页岩油,日本在今年10月首次在国内成功开采页岩油。此前,EIA和IEA也发表报告,降低全球石油中长期需求。
尽管页岩油市场未来将会受到环境、设备和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困扰,但丰富的页岩油预测供应量使美国页岩油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全球石油中长期需求下调,主要是受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增速缓慢、欧债危机和高油价的持续影响。
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司长彭齐鸣预计,如果页岩油开发技术和油页岩炼油技术获得重大突破,我国东北地区石油产量还将在5000万吨水平上稳产更长时间。OPEC预计,到2020年页岩油全球供应量达到每日200万桶,相当于非洲最大的石油出口国尼日利亚目前的石油产量。